
阿姆瑞塔·赫皮和阿尔西娅·坦娜特
《家庭词典(吹毛求疵)》
2025 年5月2日至6月6日
游廊画廊很高兴呈现由艺术家姐妹组合阿姆瑞塔·赫皮(Amrita Hepi )和阿尔西娅·坦娜特(Althea Tennant)的装置作品《家庭词典(吹毛求疵)》(The Family Lexicon (a bone to pick)。此次展览将画廊变成一个具有雕塑感节奏的句式空间,但这个句子不是由文字组成,而是由转折、重叠和静态的装置组成,其汲取亲属关系中的视觉语言(紧张关系和戏耍),透过家庭的共同缺失,探索了家庭关系中的情感变化:中断、重复、沟通不顺及和解。
儿童游乐场的滑梯被重新利用、粉刷和排列后,在空间中扭曲并层叠,形成一种运动语法。这些滑梯不只是邀请玩耍,也暗示著言语、呼吸和下降。
调色板由粉色、橙色和黄色组成,唤起日出和日落的色调。这些不仅仅是审美上的选择,也是时间上的选择:徘徊在黑夜与白天、清晰与朦胧、清醒与做梦之间的时刻。它们暗示了情感的临界点,家庭生活中脆弱的枢纽,在这里,亲密好像可以变成疏远;在这里,语言几乎到达或溜走。这些颜色处于定义的边缘,照亮了我们如何与那些一直存在、但有时却最难看清的人之间相处的不确定性。
这是赫皮唯一一件没有把她自己的身体或她的家人放在画面的中心的作品。然而,作品中身体无处不在,她通过手势、重量和运动的重力来暗示。幻灯片成为声音和形式的替代品。它们在空间中结结巴巴、蜿蜒曲折、互相交错,就像一个句子在思维中不断重组。在物件的纯真与它所带来的情感重量之间,存在著刻意的张力。这些不只是游戏结构;它们是张力、记忆和回归的容器。
与阿尔西娅·坦娜特的合作为作品带来了罕见的亲密感。这是坦娜特的首个展览,她的参与被赫皮描述为一种透过制作而非言语或争吵来共度时光的方式,以深刻的方式塑造了这个专案。她们共同的创作的过程成为了媒介:选择颜色、争辩位置、协商语言如何浮现,或是否应该浮现。《家庭词典(吹毛求疵)》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一次如何共处的练习。
赫皮和坦娜特将作品命名为《家庭词典(吹毛求疵)》,将装置定位为档案和语言。这个短语唤起了一种私人语言,半句、一瞥、手势,只有在永远相识的人之间才有意义。幻灯片就像字典中的页面:非线性、无束缚、充满变化和中断。没有明确的路径,只有多种可能的解读。
作品将在空间内全天候发光,成为一种公开偷听的形式,窥探私人世界。此次展览是亲属关系之间的对话,但也是更广泛的邀请,让我们思考我们如何透过最亲密的关系来继承、说话和重塑意义。




Images photographed by Jessica Maurer